查看原文
其他

从哈佛到北大,她是香港女孩冯玮欣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2-07-19

2020年,她从哈佛大学毕业

踏上了“寻根之旅”

来到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攻读中国学硕士学位

在北大,策划了

名为“我,門”(Through Our Door

跨学科文化展览

透过北大这扇窗

她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看到世界

六月,她带着对北大的思念

继续向下一站出发

值此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让我们一起走进香港女孩冯玮欣的故事

点击视频,了解她从哈佛到北大的故事

01寻根:来到北大

对于冯玮欣来说,回到北京,是为了打破自己的舒适圈,更是为了寻觅自己的根。

2020年秋,香港女孩冯玮欣从哈佛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攻读中国学硕士学位。幼时的冯玮欣生长在一个六口之家,她的父亲是迁居香港的广州人,也曾去往北京出差,年幼的冯玮欣时常听父亲提起北京,北京成为这个香港女孩“以前从没回过的‘家’”。

她自诩“叛逆”,相信“天高任鸟飞”。但自小远离父母,长大后远离祖国和家人,在海外漂泊,在西方的艺术和哲学里飘荡,年岁渐长的她越来越感受到对“家”的渴望。这种乡愁是熟悉的——她应该归属于这块土地;这种乡愁也是陌生的——她没能在这块土地上成长。

从中学毕业后,冯玮欣便去往哈佛大学专修艺术与哲学。抛却了懵懂时对金融的追求,冯玮欣为艺术而沉醉徜徉,从香港到哈佛,再兜兜转转来到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从金融到艺术与哲学、再到对中国学的探求,香港女孩冯玮欣无疑走在一条用艺术不断探寻新的自我与世界的人生道路上。

从幼时来自父亲的耳濡目染、到在哈佛学习时不断萦绕内心的乡愁,当冯玮欣因交流活动而置身于红墙绿树的北大校园时,她心里的那份怀想终于找到了依托。

最终,这个来自香港女孩下定决心离开熟悉的西方艺术场域,回到祖国寻根,来到北大钻研中国艺术之美。


02在北大,进一步感悟艺术

与同学的交往也逐渐建构起冯玮欣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在世界性与中国学的渗透比较中,进一步感悟艺术的真谛。

起初,是中国园林独有的艺术气韵吸引了冯玮欣的艺术目光。她说:“我看到了中国艺术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以及它本身内在的巨大活力。简单来说,中国艺术更强调动态和生命力。相比之下,西方艺术则是静态的,总是在讨论生命之上的“超生”或者说死亡。拿园林来说,中式园林更强调草木石头的奇形怪状,这本身是对自由生长的尊敬。反观西方的花园,所有的花草树木每天都被修剪成同一个样子,虽然是美,但是过于静态。我曾在多次访问中谈到自己对西方艺术的看法,常常用‘末日狂欢’去概括它。在我看来,中国艺术则是对当下生活的歌颂。

北大校园独特的历史积蕴与园林艺术正是中国学研究的一片宝藏。冯玮欣非常喜欢拿着相机,在北大校园中捕捉艺术的瞬间,北大的校园环境为冯玮欣对中国学的探寻提供了很多新的灵光。

中式园林的红墙是冯玮欣回到中国的初心,北大湛蓝天空中的光影流转也让冯玮欣时时回忆起北大厚重的历史。每逢日落时分,她漫步校园中,看到天边落日的金光映照校园的草木砖瓦,“就能想到百余年在北大多少个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的人,都曾在这里求学或执教,这一百多年的气质就凝固在空气中。”独自漫步在北大的历史园林中,她便能获得精神的洗涤。

北大的文化底蕴与学科设计都为冯玮欣的学习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她感叹北大方便的跨学科机制,


以前总是个人和机制产生碰撞,才能达到跨学科的目的,现在是只要你想跨学科,就能得到支持。


而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也为她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她为教授们渊博的知识与美好的艺术人格而叫好,学业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更是冯玮欣学术追星的偶像,她对彭锋老师给出“太酷了”的赞美,为彭锋老师对海德格尔哲学的研究与将哲学理论运用到学术实践中的经历而沉醉,冯玮欣“从他身上看到了活到极致的自己”,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与同学的交往也逐渐建构起冯玮欣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在世界性与中国学的渗透比较中,进一步感悟艺术的真谛。

冯玮欣和彭锋教授

03在北大,不仅要创造艺术

随着对北大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冯玮欣萌生了办艺术展的想法,她说:“不仅要在北大创造艺术,还要为北大学子创造艺术的环境。”

为此,冯玮欣和她的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于北京大学静园四院设计举办了名为“我,門”(Through Our Door)的跨学科文化展览。

“我,門”策展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朱也回忆起展览的筹备历程时感叹道:“负责历史部分的小伙伴们联系房产部、基建部等各类部门并请教相关的老师,手抄了所有不能拍摄的资料信息,逐一翻阅了四十三册静园修缮加固图纸;负责人文部分的小伙伴,共计采访了32位人物,在录音设备不佳、转录效果不好的情况下,逐字翻译成稿......” “我,門”就在这样一个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却万众一心的团队努力下诞生。

“我,門”为北大静园之门而作,静园是北大校园中一片敞阔的草坪,草坪两畔有六座古香古色的院子,那便是静园六院,而于1926年落成的静园之门饱经风霜,在冯玮欣团队看来,不是一道简单的门,而是一道联结过去与未来,沟通你我的宏大之门。

冯玮欣团队用流动的192个立方体、玻璃纸和太阳能灯搭建起“我,門”的主体。这192个立方体由100个拇指大的钥匙扣、36个掌心大的笔筒、30个张开的手掌大的花盆、18个到膝盖高的椅子、2个到手腕高的桌子,以及6个到手肘高的展台构成,搭配上玻璃纸和太阳能灯的日光与月色下的光影流转,将静园的历史韵味用艺术展览的方式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冯玮欣所说,


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彼此,认识了一面朱门灰瓦,认识了一个院子的春、夏、秋、冬,从清晨到午夜的天空、星空、光、影、红。


尽管展览还有很多留白,但静园之门的美学与哲学感悟已在“我,門”中留下了宝贵的侧影。

回首来到燕京学堂学习的一年半时光,我遇到了很多良师,也成为了更好的自己。环顾四周,我的同学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大展拳脚,我从心里感激在您的带领之下蓬勃发展的燕京学堂,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在国际化、跨学科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冯玮欣以“阳光”来比喻时任院长袁明教授对同学们的影响,并代表同学们表达了对袁老师的感谢。

冯玮欣(左)和袁明老师(中)

04在北大“扎根”

在北大学习的时光,让冯玮欣已经有了“家”的感觉。她感觉自己正在北大“扎根”。

来到北大之后,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让冯玮欣无比热爱。

冯玮欣坦言,同学们也带给自己很多启发。这得益于北京大学的独特氛围。

刚来北京时,冯玮欣不认识任何人。而北京本身是个非常大的城市,有时也容易让她陷入迷茫。“北大是一个书卷味很重的地方”,在北京大学里,艺术是高度理论的。

经常有朋友带她去骑车,慢慢地,她被带入他们的生活。骑行、闲逛,她和朋友们慢慢体会、融入这座城市,在一次次交流合作中变得熟悉起来。


跟朋友熟悉之后,他们就不会当我是一个讲普通话不标准的香港人,而是把我当成跟他们一样的人。


在与各地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冯玮欣了解到了一个个她曾经不熟悉的地域。这里的世界性,让她感觉自己通过同学,与这些遍布全球的地点都有了联系。

北大给了她广阔的平台。“我可以在这里发展自己的家乡,发展我自己,成为我自己。”


来到北京闯事业的人都特别努力,有朝气。和他们在一起,也会被他们的朝气感染。


在北大,冯玮欣体验到中西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她也非常希望把学得的知识技能与教学模式分享到其他院系,回馈整个北大。2021年秋季学期,冯玮欣应邀作为课程嘉宾,在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硕士选修课《记忆与空间》上分享自己的研究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又给了她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以前都是做学生,现在做老师,我会换位思考。在不同的学生中看到自己,我觉得在跟他们沟通的时候,同时也是在跟自己沟通。”“她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艺术与哲学的大门,每次课堂讨论她都思如泉涌,想法新颖独特,让我们逐渐打破思维局限,对景观设计专业乃至自己的职业生涯都进行了全面的思考”,这是魏珊珊上完该课程的体会。

冯玮欣(左三)与《记忆与空间》课程的老师、学生合照

 冯玮欣(右一)和其他几位共同教学、点评的老师

北大给予了她对自己的思想解构和重构的机会,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感受文化之根的内涵。

在这里,读懂中国;在这里,看到世界。冯玮欣正在如是做着。

05带着思念前行

今年六月,冯玮欣顺利从北京大学毕业。离开了生活了两年的北京,来到菲律宾的亲人身旁,她却常常抑制不住心里对这座城市的思念。

“我思念静园四院里那终日陪伴着我的太阳,我思念它每日从墙上爬出来、洒落在草坪上,我思念它在午后穿过四四方方的玻璃门、在教室的地板上创造出明与暗的交汇。如今,我思念京城里四季的变化,我思念那群和我并肩作战的伙伴,从冬到春,陪我迷茫、陪我坚定。如今,我思念在那片时空的每一分每一秒,我的每一次呼吸,以及和每一个人产生的每一次心灵的联结。”

但前进的步伐不会因此停下,收拾好行囊,冯玮欣已经准备好再次出发。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视频:人民日报新媒体

图片:受访者提供、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文字:吕可欣、邬可馨

编辑:王欣蕊、詹延苇、戴璐瑶

排版 | 责编:戴璐瑶

好听!北大男孩给香港写了一首歌


北京大学举行202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用青春作答,与时代同行!



毕业晚会,和北大做一场盛大告别!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走进她的艺术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